•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 由密苏里新闻学院想到的
  •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几年,我不止一次地与相识的英文翻译道别,怀着羡慕和不舍的心情,看他们远赴海外学习。那几位被送到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学习的同事,尤其令我艳羡,因为那里差不多是新闻人的圣地。但是我不曾奢望有他们一般的幸运,因为在外文局,非外语专业的业务人员赴海外的机会极少。

      进入21世纪,情形有了变化。2005年,我们一批非外语专业的“业务”被送往、英国和美国的大学。比起专业“外语人才”通常学习一年甚至更长且有学位可拿,我们的海外培训似乎算不上什么,但是对于外文局非外语专业的业务人员来说,这短短的5个月“留洋”已属的创新之举。

      我的目的地是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这是世界上第一所的新闻学院,由报人沃尔特•威廉斯(Walter Williams)于1908年创办。接到通知的那一瞬,颇有天上掉馅饼之感。

      时隔4年,再回顾当时的经历,无意重述“老调调”。手边刚好有一期新改版的美国《新闻周刊》,其编辑主任在刊首语中申明改版意图时,提及一句话 “若由我来决定我们是要一个没有的,还是没有的,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这是托马斯•杰斐逊(1743~1826)的名言。恰恰是这句话,让我感到,关于密苏里新闻学院还可以再说点什么,因为到达学院不久,我就在校园里见到了这位《宣言》起草者、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的雕像。

      这尊手拿鹅毛笔、俯身写作的雕像安置在校园的一条小径旁,每天上下课几乎总要从这里经过。据说这位著名的反联邦党人,常常以的笔触痛骂联邦党人的报人们:“我国的造假无度,已经比波拿巴所发明的锁链更有效地了新闻界的作用。”

      离开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前几天,我又一次来到这尊雕像前。像每一次一样,记起他写给友人的话:“我心甘情愿贡献出自己,作为一次伟大实验的对象……以证明所谓新闻与安邦定国水火不融这种说法纯属一派胡言。”

      美国的历史不长,这里的人们似乎格外珍惜过往的一切。密苏里新闻学院便是明证——随处可见各种铭牌,记录着那些曾经影响过学院历史的人物与事件。在一块铭牌上镌刻着这样的文字:“Jay Holcomb Neff(1854~1915),堪萨斯城记者。他以自己的行动实践了新闻事业的最高理想:追求真理,,,为公共事业和责任献身。”还有一块铭牌是为纪念二战时为国捐躯的新闻学院学生。 这些铭牌和雕像不仅仅记录了某段历史或某些人物,而且形象地证明新闻记者为什么有资格成为一个社会的第四极。

      2005年8月29日6时,飓风“卡特里娜”在美国易斯安那州海岸登陆,给密西西比、易斯安那、佛罗里达、阿拉巴马等州造成巨大,1000多人死亡,20多万所房屋被毁,财产损失达上千亿美元。美国东南部的著名城市遭受“”,灾区总面积达30万平方公里。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难中,我见识了美国的报道状况。

      灾难初期,程度和受灾情况的内容充满各种,再后来便是对救灾不力、相关部门的行动迟缓、老人院等公共福利机构工作失误等进行揭露式报道。在“国际新闻”的课堂上,比较中国对灾难的报道,差异非常明显。在中国,过去的许多年中,遇到重大灾难时,通常着力于党和坚强正确的领导,全民团结抗击灾难,尽力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受灾程度和灾难场景常常被有意识地淡化。在美国则是尽可能充分和及时地灾难的严重程度,揭露存在的问题。普利策获得者、曾于1966至1988年在《纽约时报》工作过的大卫•施普乐(David K Shipler)在解释为什么在非常时期对布什救灾不力的无情揭露和强烈时说,“问题出来才能解决。”

      在卡特里娜飓风美国南部的那段日子,我不止一次地问自己:中国对灾难的报道方式线年后,汶川大地震,所有人看到了不同以往的表现。迅速、透明、全面、勇于反思。中国的形象由此得以提升,以至于不吝言辞地给予好评。

      在我所选的摄影报道课上,教授曾展示了一个艾滋病人家庭生活的组照。病人的痛苦,家人的无奈,令碎。我提出疑问:家人为什么允许记者去拍这样的场景?在中国这是不可想象的,没有人愿意把负面的东西示人。教授说,只有更多的人了解,才会有更多的人理解和支持,他们正是想得到理解和支持。

      2008年,《中国日报》以几乎整版的篇幅刊发了中国几位男同性恋“出柜”(公开同性恋身份)的报道。压题图片是两位男同性恋者在接吻。一个星期后,《参考消息》选登了西班牙一家关于同性恋公开身份以及中国对同性恋采取更加宽容态度的报道。其结论是:中国的确在进步。

      一年后的2009年6月,上海,一场小有影响的同性恋举办。外媒报道称,持相对宽容的态度,没有过多干预。国内对此事也有报道。

      中国在进步。为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前所未有的进步,我们从事对播的人也在努力。更多的人被派往密苏里新闻学院,以了解受众和其所持的新闻;“三贴近”的原则被适时地提出,这差不多是实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必由之。

      季建业的情人马宁

      回想在密苏里的经历,再近些年的变化,尤其是2008年对几件大事的报道——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奥运会、金融危机,中国为中国形象加分颇多。

      美国《新闻周刊》的编辑主任在改版当期的刊首语中特别表明,其要尽最大努力提供独家的报道、引人关注的话题和独特的声音。将这番话与我在密苏里的经历相结合,再回望中国的变化,也许,我们从事对播的人不得不面对这样的问题:怎样做才不至于失去未来重要的发展空间?成功的足迹。(人民画 李霞)